自2012年新区慈善协会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提升公众慈善意识、扩大协会影响力、动员社会参与为核心目标,广泛开展系列慈善宣传活动,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推广,有效传递了慈善理念,形成了慈善合力,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
一、在宣传渠道上,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打造慈善宣传矩阵
一方面坚持建强线上宣传阵地,依托微信公众号、腾讯公益等新媒体,打造“滨城慈善”品牌,定期发布协会动态、慈善项目、捐赠公示等内容。根据微信公众平台后台数据统计,去年换届以来累计发稿192篇,市慈善转发48篇,市区级媒体转发10余篇,公众对慈善的知晓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坚持以线下活动聚人气,连续多年举办“中华慈善日”系列宣传活动,联合26个开发区、街道,开展“慈善文化进社区”活动,集结居(村)委会设置宣传点位,通过公益市集、慈善讲座、公开募捐等形式,举办超1500场次活动,吸引全区居民群众参与互动,每年募集群众捐款近万元。今年我们还利用区级专项会议、微信公众号大力宣传、推陈出新,上线“善行滨海”小程序,新区的社会捐赠,操作更加便捷、程序更加规范,受到广大爱心单位、爱心人士的广泛好评。
二、在宣传内容上,坚持聚焦慈善核心业务工作,打造慈善宣传新格局
一是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扛起政治责任,充分利用公众号,大力宣传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定期公开公示项目进展情况,通过广泛社会动员,七年间累计接转善款逾上亿元,协会也成为了滨城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首选慈善平台。二是聚焦提升慈善影响力,与滨城时报、津滨海等多家新闻媒体,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针对教育发展、社工关爱、退役军人等专项基金连续刊发系列报道,受到各领域高度关注,目前新区专项基金稳慎向教育、卫生、文化拓展。三是围绕延伸慈善触角,持续跟踪、专题报道中塘街镇慈善专项基金试点运行情况,在各类会议、媒体宣传推介街镇基金以“小基金”撬动“大治理”的社会效果,目前新区街镇专项基金全面推开,小王庄、杭州道、太平等多个条件成熟街镇已相继率先筹备成立。
三、在宣传方法上,坚持大情怀用小切口体现,营造浓厚慈善大爱氛围
坚持大慈善用小平凡来见证,大情怀用小切口来展现,通过生动鲜活案例、感人至深的故事,展现慈善事业的温暖力量,激发慈善热情。去年换届以来,新区慈善协会积极选树培育“身边慈善榜样”,宣传评选表彰了1批“滨城慈善之星”,涵盖机关、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社会各领域爱心组织、爱心人士28位,我们结合新区慈善助困、助学、助老等品牌项目打造,借助事迹宣讲、公益广告、摄影展览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传播,慈善氛围更加浓厚。(比如说:有几位小朋友坚持多年不间断地在父母帮助下自愿按月捐出零花钱专项用于帮扶困境儿童;也有汉沽片区企业家不忘初心,每年迎新春帮扶助困活动主动包保汉沽辖区困难群体;还有像新区工商联始终关注支持新区慈善工作,在各活动节点,主动发动新区企业捐款捐物,发挥了重要组织作用,这些单位、个人事迹虽算不上惊天动地,但感人至深,通过广泛宣传,实实在在地起到了榜样引领作用)。同时,协会深化“慈善文化共建”,联合学校、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合作加强慈善宣传,每年制作发放宣传折页、图册上万份,推动现代慈善理念融入基层、贴近群众,更加深入人心。
慈善宣传是传播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慈善事业的有效手段。下一步,新区慈善协会将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学习借鉴市慈善协会以及各区的宝贵经验,坚持正确的宣传舆论导向,着力打造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的慈善宣传工作队伍,用心用力用情讲好滨城慈善故事、传播慈善文化,全力做好慈善宣传工作,以宣传之力赋能新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人人参与慈善在滨城大地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