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就是生产力”,这是和平区慈善协会始终秉持的中心思想。从2023年12月换届以来,协会线上宣传以微信公众号为核心阵地,紧扣政策导向与社会需求,通过线上线下融合赋能,构建起全方位、常态化的宣传格局,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紧扣时代脉搏,让宣传主题“有方向”
和平区慈善协会始终将宣传工作与政策导向、社会需求同频共振,确保每一次发声都精准有力。在第九个“中华慈善日”期间,协会紧扣“崇德向善·依法兴善”核心主题,将新修订的《慈善法》作为宣传重点。针对法律修订中的热点内容,协会在民园广场开展线下宣传活动,协会通过图文结合、案例分析等形式,让慈善法规深度融入百姓生活。
二、聚焦实践活动,让宣传内容“有温度”
“夏送清凉”活动是和平区慈善协会宣传工作的生动缩影。去年7月,协会联合爱心企业向坚守一线的社区工作者、环卫工人、保洁队员等群体发放防暑物资。
活动中,协会没有止步于物资发放,而是将其转化为鲜活的宣传素材。通过拍摄一线工作者的坚守瞬间、记录他们收到清凉物资时的笑容、采访志愿者的服务心得,制作成短视频、图文故事等内容,在微信公众号、社区宣传栏等平台传播。这些充满温情的画面,让群众看到慈善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帮助。这种“以事载情”的宣传方式,让慈善更易引发情感共鸣。
三、打造立体窗口,让公众号成为“指尖上的慈善枢纽”
和平慈善的公众号,不是简单的信息公告栏,而是一个功能齐备的“慈善服务中枢”。它精心构筑透明之窗:理事会重要决策、年度财务审计报告、项目进展详情悉数公开。
四、唱响志愿之歌,让慈善成为城市最强和音
和平区慈善协会正在推动“慈善志愿团队之歌”的创作与传播。让原创《慈善志愿团队之歌》响彻和平区的每一个角落。这首歌将融入和平区的地域特色、慈善理念和志愿者精神,计划通过社区合唱比赛、公益演出、校园传唱等形式,让旋律走进大街小巷。让这饱含善意的旋律不仅回荡在活动现场,更飘进地铁站、商场屏幕,最终融入城市的呼吸。“我们要让行善者的身影被瞩目,让向善的心声在城市上空久久回响!”
“音乐是无界的语言,我们希望通过歌声,让慈善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让‘人人可慈善、处处有慈善’成为和平区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