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2025年高考后首场高招咨询会在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大剧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及本市的众多双一流、985、211院校云集一堂,助力高考学子圆梦大学校园。天津市慈善协会作为唯一一家受邀参加活动的公益慈善组织,副秘书长李萌介绍了即将于7月份启动的2025年“爱心成就梦想”慈善助学项目,不仅为优秀困难学子提供了求助渠道,也对该项目进行了宣传介绍,受到与会人员的广泛关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自担任项目部负责人以来,李萌副秘书长参与了历年“爱心成就梦想”慈善助学项目的策划、实施,她以自己的工作实践,向观众娓娓道来项目发起及实施情况。21年前,市慈善协会在走访调研中发现,本市有许多寒门学子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学,却因每年数千元的学费陷入困境。2004年,在天津日报社的大力支持下,市、区两级慈善协会共同发起“爱心成就梦想”慈善助学项目,对本市应届高中毕业生,被国内大学录取的困难家庭学生资助入学学费,帮助他们顺利走入大学校园。经过连续21年精心组织和实施,截至去年,项目累计支出助学金超过3000万元,帮助近6000名学子圆了大学梦,相当于建起了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仅去年,就有175名优秀学子获得资助,其中95%来自低保家庭,72人高考成绩超过600分。这些数据背后是无数个家庭命运的转折,更是天津慈善力量的生动写照。
为了建设一个让社会各界充分信任的慈善品牌,市慈善协会建立起了科学严谨的资助体系:救助对象仅限天津市户籍、家庭享受低保或低保边缘保障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且高考成绩达到本科一批线。资助标准是非军事院校录取者一次性资助5000元,军事院校录取者资助2000元。申请流程为学生可在户籍所在地居委会领取申请表,提交高考成绩单、录取通知书等材料,经社区、街镇、区慈善协会三级审核后报市慈善会确定受助名单。审核通过的学生,将于8月中旬拿到助学金。届时,主办单位还将举办“爱心成就梦想”慈善助学项目主题活动。举办主题活动,不仅是对热情捐赠的爱心单位、个人的肯定,向全社会弘扬他们的慈心善举,更是对即将走入大学校园的学子们的殷殷嘱托,他们的身后有众多爱心人士在关注他们、支持他们。
“爱心成就梦想”慈善助学项目实施以来,先后获得“天津市优秀慈善项目”“最具影响力公益品牌”等荣誉称号。市慈善协会严格执行资金管理制度,每年接受第三方审计,所有善款使用情况均在天津慈善网公示。更令人感动的是,许多受助学子毕业后主动加入慈善帮扶、志愿服务的行列,形成“受助-感恩-回馈”的良性循环。
今年高考后,新一批学子将进入大学校园,开启人生新旅程。我们看到高考后有些学子表现出喜悦与焦虑并存,也听到一些家长为学费辗转难眠的故事。市慈善协会呼吁有能力的爱心力量伸出援助之手,成为这些学子前行路上的“同路人”。多年来,正是有了众多爱心单位、个人倾情奉献,才使此项助学项目能够持续发展。一位化名为“老共产党员”的退休老教师,因为怀有对学子的深厚感情,连续18年捐款助学。一位身患多种残疾、生活困难的老人,坚守慈善初心,坚持21年助学不辍。还有爱心单位不仅向学子捐赠助学金,还提供学业上的指导,吸纳优秀学子就业。这些富有爱心的捐赠者,为学子们拨开眼前的迷雾,让他们在求学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自信,为他们的未来增添一份希望。
在今后的日子里,市慈善协会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项目,提高资助效果,让更多寒门学子受益,为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做出更大的贡献,让“爱心成就梦想”项目成为天津慈善事业的一张亮丽名片。我们相信,受到资助的学子们会以感恩之心回馈社会,将爱心传递下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让更多的学子受益,让慈善事业蓬勃发展。
最后,李萌副秘书长向学子们发出寄语:今天的高招会是你们人生的重要起点。我代表市慈善协会向即将踏入大学校门的学子们送上祝福:愿你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每一个梦想都需要成长的土壤,天津慈善人始终与你们同行。我们用爱编织充满温暖与希望的助学网络,让每一个优秀学子都能在爱心中成就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