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市慈善协会召开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市慈善协会高级顾问散襄军出席并讲话,市政协原副主席、市慈善协会高级顾问曹秀荣出席,市慈善协会会长张宏伟主持会议。市委统战部、市总工会、共青团天津市委、市残联、市侨联、市红十字会的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审议通过了《天津市慈善协会工作报告》《天津市慈善协会2023年度财务报告》,表决通过了人事事项。市慈善协会对广泛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与会的一批慈善组织、企业家、书画家和爱心人士慷慨解囊,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支持慈善事业,践行使命担当和社会责任。市慈善协会副会长、副会长单位的领导,理事、理事单位的领导,监事长、顾问、法律顾问和爱心企业家、爱心人士的代表参加大会。
记者从市慈善协会获悉,2023年,市慈善协会在助力乡村振兴、创新慈善帮扶、拓宽募捐渠道、宣传慈善文化、倡导大慈善理念等方面取得了新成绩。协会全年募集款物共计1.62亿元,全部用于慈善事业。一年来,市慈善协会着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善,各项工作和建设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倾心倾情投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共接收款物合计1600余万元,用于乡村振兴工作。在甘肃受援地区新建老年人活动站、电子阅览室、关爱儿童之家、光明小屋项目100个,自2021年以来,三年总计建设项目300个。紧贴困难群众需求,以扶贫济困为重点,巩固深化传统品牌项目,结合新热点、开发项目新模式,帮扶项目全年累计支出款物1.28亿元。充分发挥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优势,紧急驰援海河流域特大洪水灾害,截止年底,接收防汛抗洪救灾款物合计5000余万元。款物全部拨付至本市受灾地区以及北京市、河北省,用于防汛抗洪救灾工作。重庆万州发生洪涝灾害,甘肃、青海发生地震灾害,接收爱心单位、个人捐赠款物425万元,全部款物及时拨付灾区。市慈善协会荣获首届天津慈善优秀慈善组织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项目荣获首届天津慈善优秀慈善项目奖;市慈善协会被评为天津市应急管理先进集体;“津陇慈善情•助力乡村振兴”项目荣获首届天津慈善优秀慈善项目奖。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之年。市慈善协会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发展大局,认真学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中华慈善总会的指导下,落实市民政局有关工作规范,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构建大慈善格局、树立大慈善理念,注重慈善工作的实效性、精准性、系统性、创新性、主动性、实时性,强化政治引领,健全治理结构,优化工作机制,助力发展并有效运用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社会服务效能,笃行实干、善作善成,为奋力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局面发挥慈善之为,贡献慈善力量。
在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中,市慈善协会把帮扶方向和重点放在我市结对帮扶和对口支援的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我市重点困难群体,围绕促进民族交融团结,老区高质量发展,开展相关工作。坚持做到责任不变、标准不降、劲头不松,持续发挥慈善组织、社会力量对政府帮扶体制的延伸和补充作用,深化创新帮扶模式,在做好款物帮扶的同时,积极探索技术、人才、文化、教育等多维立体组合帮扶模式,充分发挥市慈善协会作为平台枢纽型组织的作用,利用资源优势,搭建好服务平台,展现天津慈善担当作为。(记者 高羽 通讯员 慈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