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分之10的确定——北辰区慈善协会精准对接市慈善协会“手拉手”助学
 2022-03-30

19.jpg

  前不久,北辰区慈善协会上报的一份“手拉手”助学名单打动了很多人,这份名单上不仅有需要帮助的孩子名字,还有孩子身后的家庭“故事”:一位患大动脉、肺炎的孩子长期住院治疗,30万元的治疗费让家庭不堪重负,但孩子坚持自强不息的学习态度,激励父母再难也要让孩子边读书边治疗;一位孩子父亲意外身亡,家庭的负担一下压在母亲的肩上,孩子一边帮助母亲分担家务一边坚持学习,孩子期望用自己优异的学习成绩,让母亲获得安慰;一位正在上高中的孩子,父亲在抗疫一线突发疾病去逝,家庭的“支撑”倒了,带给家人的不仅有经济上的压力,还有精神上的痛苦,在这种情况下,孩子选择了自强,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学习以告慰天上的父亲……

  可想而知,为了把爱心捐赠者的善款捐到最需要帮助的自强孩子们手上,北辰区慈善协会的工作人员有过怎样的努力。通过采访笔者了解到,自2019年市慈善协会开展“手拉手”慈善助学活动以来,北辰区慈善协会在区民政局的领导和支持下,将这项活动当成协会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每次得到活动善款后,都要进行一次全面梳理调查、走访核实,再通过相关监管服务系统进行筛选,确保慈善助学款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负责此项工作的任金亮说,每次慈善助学款无论多少,在他们手里一样都是沉甸甸的,因为善款中有信任有重托,也有期待和希望,所以每一分钱都不能乱捐,每一件物都不能错送。两年多来,爱心人士经市慈善协会共资助了北辰区37名困难学生,区慈善协会无一例外地将被资助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准确无误的汇报给资助人,努力做到让每一分钱善款都来去透明。

20.jpg

  此次,爱心捐赠者通过市慈善协会捐款1万元,希望捐助北辰10位困难家庭的孩子。收到通知后,协会工作人员马上通知全区各镇街通过社会救助平台审核低保、低收入家庭情况,特别强调要了解困难家庭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进取状态,也就是说困难家庭中自强上进的孩子优先。最终全区汇总出低保、低收入(特殊)困难家庭学生283名。

  在283名孩子中挑选10位,对区协会的工作人员来说,不怕累怕不准,用他们的话说“这10个孩子的最后确定,他们不仅是最需要,而且必须最具说服力。”最终他们确定了名额分配比例方式,即:哪个镇街困难学生多、情况特殊,名额就向哪个镇街相对倾斜,急、难、情况特殊且自强向上的学生优先考虑。

  根据这一要求,镇街工作人员再经过新一轮全面比较,对方方面面情况逐一进行综合分析后,本着对学习上进的孩子优先施助原则,提出受助孩子姓名,经镇街有关会议初审确定后将受助孩子的基本情况、近期学习成绩,给予意见等有关材料加盖部门公章后,上报区慈善协会。

  区慈善协会作为善款的最后把关方,所有工作人员知道自己的责任。正因为如此,一直以来无论什么项目的慈善捐助,都要经局“三重一大”会议研究通过,与会者会根据镇街上报的有关材料和走访调查的情况逐人审核确定,这一流程已成为区慈善协会铁定的程序,用集体决策为慈善救助“上保险”。

  就这样,经过层层严格筛选后,10名孩子最终确定。区慈善协会的工作人员介绍说,那天接到捐助款,孩子们的目光里充满感激,虽然他们没有太多的语言表达,但可以感觉到,那时那刻慈善温暖了孩子们的心。

21.jpg
2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