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我市及周边地区贫困家庭患有重特大疾病、罕见病的患者减轻经济负担、缓解病痛折磨,我会与中华慈善总会共同开展为患者援助靶向治疗药品的慈善药品援助项目。1月8日,我市津南区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本土确诊病例。面对突发状况,我会和总会项目办、合作药房通力合作,将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在严格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保证本市和外阜患者及时领取药品。
1月9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9日至10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员核酸检测。16个区全体居民在当时居住地保持原地相对静止,及时配合进行核酸检测。10日正值慈善药品援助项目发药日。为保证治疗效果,服用靶向治疗药品的患者要持续服药。本着对患者高度负责的原则,我会立刻启动应急预案,项目部工作人员主动与中华慈善总会项目办沟通,商讨解决方案。经过双方协商,决定通过总会赠药系统逐一通知患者,对于因做核酸不能按时领药的患者,更改领药时间,与此同时,为适应疫情防控期间可能出现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增加药品发放频次,采取各种方式千方百计保证患者能够及时领到“救命药”。有患者居住在津南区,无法外出领取药品,我会通过多方协调,在严格遵守防疫政策的前提下,委托津南区志愿者将药品送到患者家中。由于疫情暴发突然,本市物流行业受到影响,无法采用邮寄方式为外阜患者发放药品。我会项目部工作人员与合作药房及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在物流行业复工后,于第一时间将药品邮寄给外阜患者。
作为药品发放单位,康德乐大药房和博康胜家大药房两家药房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患者安全领药。发药员在药房所在社区做核酸检测;做好发药场所消毒工作;患者在领取药品时,扫描场所码,查验健康码、核酸检测结果;维持好秩序,患者排队保持距离;对于不善于使用智能手机的患者,进行人工登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