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脱下戎装 奉献不停
 2020-07-31

  一日为兵,终生是军人。脱下戎装,那些曾在战场上英勇无畏的战士,又将以哪种方式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在市慈善协会的捐款名单上,不乏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的曾战斗在抗日战场,有的是光荣的志愿军战士,有的逆行在各大自然灾害发生时,有的默默戍边几十年……如今,他们用军人的责任担当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贡献一份力量。昨日,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市慈善协会组织走访慰问活动,致敬这些“最可爱的人”,记者跟随记录下他们不为人知的故事。

  今年92岁高龄的侯海清,原是驻津某部队煤矿矿长。他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并在战火中荣立两次战功。虽然早已脱下军装,但在他心里永远有一种责任,只要国家需要,自己就要一马当先。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当在电视里看到白衣战士逆行疫区时,他坐不住了,立即向市慈善协会捐款1万元,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用于国家的抗击疫情。

  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魏丰老战士,今年98岁高龄。虽然年高体弱,但他报效国家的心愿依然强烈。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天天看新闻,时时牵挂,不能上前线,那就献一份爱心,于是,他让孩子将自己多年积攒的20万元从银行取出,然后又联系了市慈善协会,希望通过市慈善协会将他的捐款用于天津对口援助地区的脱贫攻坚。

  王维敏是服务部队三十多年的军医。1963年,从地方卫校毕业后,她报名参军,从此军装伴随她走过人生最美丽的年华。18年前,从报纸上看到蓟县山区建希望小学需要资金时,她的心倏然一动。她对老伴儿说:“咱都是老兵了,现在退了休不能再为国家作贡献,但可以通过捐款帮助再需要的人。”没想到,夫妻二人想到一起了。从此,王维敏和老伴儿年年到慈善协会捐款。今年由于疫情,她不能亲自前来,便委托女儿转捐。如今,她累计捐款达5万余元。

  同样的感动,还有来自军队干休所的老军人们,这些戎马一生的老战士,退休前只要国家需要,他们会毫不犹豫拼尽全力,即使退休了,初心不改、本色不变,他们说:“军人永远是军人,保家卫国的使命永远不能忘。”正是因为血液里流淌着红色基因,在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这些老战士坐不住了,商量着要为国家做点什么,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捐款,支援武汉抗击疫情,支持白衣战士勇敢战斗。很快,各个军队干休所近百万元的捐款汇聚到市慈善协会。

  市慈善协会工作人员介绍,在慈善捐款人中,有很多曾有过从军经历的,他们对自己节俭,对社会慷慨,他们用奉献诠释军人本色,用行动书写忠诚、干净、担当。(记者 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