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入伏第一天,津城开启“上蒸下煮”的日子。骄阳高温逼退了很多人的出行,但却无法阻止市慈善协会工作人员的脚步。此时此刻,协会项目部负责“国家能源爱心行动两病救助项目”申报的于喆同志,正在匆匆赶往中国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帮助三个白血病孩子的申请救助跑“流程”,三个孩子中其中包括患急性早期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患儿郑宇轩,办理相关申请救助手续。于喆知道小宇轩的家庭很困难,在餐饮业打工的父母,年收入不足7万元,孩子突如其来的疾病,让这个本来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所以,尽早让孩子获得救助项目的资金救助,是于喆的最大心愿。
“国家能源爱心行动两病救助项目”,是市慈善协会与国家能源集团公益基金会所签订的协议项目针对困难家庭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儿的救助。通常申请救助的患儿多为临床的医务人员推荐,因为医务人员最了解孩子的病情,也最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责任心与爱心促使他们把来自社会团体的爱心善款,救助最有希望也是最艰难的家庭。
于喆需要帮助小宇轩做什么呢?他需要按照项目要求的条款拿到孩子的父母收入证明、小宇轩的诊断证明、完整病例、治疗费用支出单据等等。然后,将材料整理成上报北京国家能源集团公益基金会。基金会按照上报的所有材料审核通过后,将爱心救助款拨给医院,用于孩子的治疗……
于喆已负责这个项目多年,他说每次走进医院大门,心里都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特别是当他自己的孩子出生后,更能理解患儿父亲的痛苦与无奈,更心疼那些不幸患病的孩子,他常常在心里问自己:还能为患儿和他们的父母做点什么?他希望除了工作上的帮助外,自己也能有所对他们帮助。不知是偶然还是必然,此时,于喆突然看到医院里张贴的义务献血公益广告,那刻,他心里不由一动,不知不觉地走进献血室……400ML鲜血缓缓从于喆臂腕血管中涌出,他觉得自己做了一件特别值得做的事。正如他在微信中所说:为人父母,家里有雏,便见不得孩子受苦,能为他们做什么就做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