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姓埋名十二年 爱心奉献不停歇
在市慈善协会的爱心捐款名单上,有一位署名为“老共产党员”的捐款人。自2008年以来,无论南方雪灾、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还是慈善协会助困、助学等专项救助活动前,这位“老共产党员”总是最先出现在爱心捐款名单上。
2009年,从市慈善协会得知,在南开大学就读的一名哈萨克族女大学生得了白血病急需救助,这位“老共产党员”立即捐款两千元;一位家在贫困地区的护工不幸患病,“老共产党员”立即拿出两万元存款,为这位护工办理了就诊卡……多年来,这位“老共产党员”累计捐款10万余元。除此之外,在“六一”儿童节前,这位“老共产党员”还给玉树学校捐赠体育用品,为孩子们寄去“爱心包裹”。
隐姓埋名的“老共产党员”到底是谁?市慈善协会的工作人员说,只记得前来捐款的是一对老夫妻,但自2013年后,再来捐款时只有妻子独自一人。
近日,市慈善协会辗转找到了这位老人,记者随工作人员怀着敬意走进了她的家中。原来,“老共产党员”是退休教师王燕玺和老伴儿共同捐款时商量的化名,今年已是82岁高龄的她有着60年党龄。
1958年,从师范学校毕业的王燕玺放弃了优越工作,选择到偏远地区当一名小学老师,一干就是17年。当时交通条件并不像现在这样四通八达,学校所在地根本不通车,她几个月才回家一次,每一次回家或返校,下了公交车还要再走两个半小时的路程。任教期间,身怀六甲的她仍坚持上课,直到早产生下大女儿,同事们才知道王老师为了教书所要克服的重重困难。之后,王燕玺又有三个孩子,有人劝她想办法调回市里,但想到自己是共产党员,还有孩子们渴望求知的眼神,她还是选择了留下。
王燕玺说,老伴儿因病去世后,从日常生活中省下一点钱物用于慈善公益,是老伴儿生前和自己的约定。时光荏苒,一晃12年过去了,王燕玺的慈善捐款从未间断。得知父母的善举后,孩子们在感到骄傲的同时也表示,会以父母为榜样,将爱心传承下去。(记者侯蕾 通讯员慈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