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支部生活:一名“老共产党员”的慈善承诺
 2020-06-30

  在市慈善协会爱心捐款的名单上,自2008年以来一直有位署名为“老共产党员”的捐款人。无论南方雪灾、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还是慈善协会助困、助学等专项救助活动前,这位“老共产党员”总是最先出现在爱心捐款名单上。2009年,她通过市慈善协会得知,一位在南开大学就读的哈萨克族女大学生得了白血病急需救助时,立即捐出2000元,希望用于她的治疗;一位家在贫困地区照顾过她的护工不幸患病,她立即拿出两万元存款,为这位护工办理了医院卡……多年来,这位“老共产党员”累计捐款10万余元,除此之外,她还在“六一”儿童节前,给玉树学校捐赠了体育用品,给孩子们寄去了“爱心包裹”。

  她是谁?在慈善协会工作人员的心里,“老共产党员”就是这位老人的姓名。大家清楚地记着,她第一次来捐款时陪同的是老伴,但自2013年后,她再来捐款时已独自一人。她告诉协会的工作人员,老伴得病去世了。她还说,从日常生活中省一点用于慈善公益,是老伴生前与她的共同约定,现在老伴走了,约定的事她还要继续做下去。

  昨天,记者终于走进了这位“老共产党员”的家,得知王燕玺是她的真实姓名。同时,还了解今年已82岁高龄的她,退休前是一名教师。1958年毕业于当时的天津师范学校,毕业后主动申请到西郊区大寺小学任教,一干就是17年。当时交通条件很差,学校所在地根本不通车,她几个月回家一次,每次回家返校要从八里台走两个半小时到大寺。在大寺任教期间,身怀六甲的她仍在教课,虽然时有不适的感觉,但想到学校周围几个村的孩子要上课时,她就努力撑着。直到大女儿早产,同事们才知道王老师的这一经历。

  之后,她又有了第二个孩子,再后来又生了一对双胞胎,可想而知4个孩子的母亲,该有怎样的压力。当时,周围的同事看到她太辛苦,劝她想办法调回市里,这个想法她也曾有过,但想到自己是共产党员,学校需要她留下来时,还是克服了种种困难坚持着。其实,学校领导也知道她的困难,但却真不舍得她这位骨干走,当然她也舍不得教了多年的学生。直到当时她爱人所在的天津拖拉机厂成立了子弟小学急需老师,消息传到大寺小学,校领导终于“心软”了,同意天津拖拉机厂的要求,“放”走了她。在天津拖拉机厂子弟小学任教18年,1992年王老师终于退休了。

  王老师慈善捐助想法的萌生,缘于2008年根据国家有政策,将企业学校的教师划归教育系统。此时已退休的王老师发现退休金一下多了几百元,“退休金没长,我的生活也挺好。那么就把这几百元通过慈善部门捐给有需要的人吧。”此时,王老师的想法得到老伴的支持,于是,便有了老两口一起走进慈善协会大门的那刻。

  岁月匆匆,一晃十二年过去了,王老师对慈善捐款从未间断。她的女儿告诉记者:她们有很多年不知道父母慈善捐款的事。得知父母的善举后,他们感到骄傲,现在也学习父母,积极参与慈善活动。(记者 王秉文  通讯员 慈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