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格言30
 2019-06-18

  “善无主于心者不留。”
  出自我国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墨子的著作《墨子·修身》。
  “善无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辩于身者不立”意思是说:善不是出自内心的,不能保留;行为不能从自身辩明的,不能去做。
  墨子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没有强凌弱、贵傲贱、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他对统治者发动战争带来的祸害以及平常礼俗上的奢侈享乐,都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

  现代文学家、诗人,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以"最伟大的歌手"要求自己,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乱岁月,还是在解放后的生活里,写作已然成为他的生活方式。他作品深沉而忧郁的抒情风格受到了人们普遍的注意。抗战爆发后,艾青事实上已成为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期,可以称之为“艾青的时代”,他的创作不仅开了一代诗风,而且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乃至40年代后期的诗界。艾青对现代诗内容和形式审美标准的探讨,大大推动了中国新诗的规范化和现代化进程。艾青在《诗论》中写道:
  “真、善、美是统一在先进人类共同意志里的三种表现,诗必须是它们之间最好的联系。”
  “善是社会的功利性,善的批判以人民的利益为准则。”

  “爱是教育的灵魂。”
  陕西省渭南市实验小学教师 王凤创新性地利用《慈善读本》为同学们上的慈善课,多次在全省乃至全国的会议上被大家观摩,受到各方面一致好评。她在“浅谈如何备好慈善教育课”的文章中写道:
  爱,是一个永恒的教育话题。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鲁迅先生说:“教育植根于爱。”习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说:“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这些都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爱,便是教育的灵魂!
  “《慈善读本》进课堂”是我们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的另一扇窗户。因此,如何备好慈善教育课,是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初中学生麦丁之在“《慈善读本》读后感”的文章中说,自己以前并不了解慈善的真正含义。但中华慈善总会编辑的《慈善读本》让我对慈善有了深刻的认识。麦丁之在文章中写道:
  “当我们哀叹脚下的运动鞋不是阿迪达斯、耐克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身边的一些人竟然没有脚?当我们抱怨现在的教育环境不尽如人意时,知不知道地球上还有近1.26亿的同龄人没有上学的机会?当我们为了不和口味的午餐气急败坏时,有没有想到还有很多穷人天天盼望能饱餐一顿?的确,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仍然有很多人遭受着困难和不幸,他们正需要慈善的帮助。可见,慈善,看似普通的两个字,却映射出多少人心冷暖,蕴藏着多少涕泪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