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格言12
 2019-06-18

  我国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韩愈,曾被明人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韩愈敢为风气之先,为文为诗气势磅礴,他刚直敢任,人格伟岸,心地善良。他曾在文中表达自己要努力向善,争取一切做善事的机会。说,即使善离我远,我也要努力向它靠近。
  “善虽不吾与,吾将强而附。”

  写有长篇小说杰作《约翰·克利斯朵夫》《父与子》和《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等多部名人传的法国20世纪思想家,文学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罗曼·罗兰,不仅为人类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不屈的斗争,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他曾说:
  “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

  曾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是用爱心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一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这样说过:
  “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

  1995年,中华慈善总会刚成立那会儿,人们对“慈善”还缺乏正确、清楚的认识。崔乃夫会长说:
  “怎么解释慈善呢?慈善实际上就是人们之间的互助。作为观念来讲,慈善在中国存在的时间是很长了。早在先秦,就有‘慈’和‘善’二字出现。老子的《道德经》中,又有了‘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这样的句子。”
  “父母对子女的爱为慈。讲的是纵向关系。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所体现的就是慈。善讲的是横向关系,社会上人对他人的帮助、仁爱。中国把慈善二字并提,是在《北史》的《崔光传》里。那里面有‘光宽与慈善’这样的提法。”

  陕西省宝鸡市杏园逸夫小学教师武娟和她的学生一起阅读《慈善读本》后,丰富了自己的“师爱”观,明白了教育是善行的深远意义。她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德育工作的核心来自对学生的慈爱之心。”
  “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一生,将对学生做人的培养渗透在每一件小事当中,循循善诱、不厌其烦。给孩子一个肯定的微笑,一个信任的鼓励、一个关爱的眼神,用自己的真心去感悟孩子们的喜、怒、哀、乐。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心中有爱就有希望,只要是真诚实意地去帮助有困难的人,我坚信小小的‘慈善’会让整个世界变得快乐无穷,美好无限!”

  塑造过焦裕禄、杨善洲、宋江、张作霖、林彪等众多影视形象的影视演员李雪健,低调做人,踏实演戏,生命不止,事业不朽,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他坚持做戏先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孜孜不倦演戏,永远传递正能量。谈及自己的追求,他说:
  “作为演员,要做有情怀的作品,塑造有生命力的人物,这是我的追求。”